2021 年 9 月,广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地市代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名单。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下称“AI 助推”项目)启动以来,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广州开放大学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试点方案,以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为教师成长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在广州市初步形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凝练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模式,打造广东省人工智能支持教育与教师改革的样板,在全国凸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特色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广州市教育局委托,广东教育杂志社对试点实验区、实验校形成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在广东教育传媒南方号进行系列化呈现。
讲台上,精致的3D打印模型在显眼处摆放着,站在旁边的教师正在有条不紊地授课;讲台下,小学生们专心地利用电脑制作动画,操作娴熟;窗边桌上,激光切割制作的镂空木板模型透出阳光,在地面洒下光斑,让人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这是广州市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功能活动室里的情景。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记者看到了学校对数字化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也看到了学校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成效。
智启师道,数绘课堂
贤丰实验小学的AI师训之路是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中迈出重要一步的。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于2018年启动,早于广州市教育局2020年发布的《广州市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实施意见》整整两年。且在该文件印发同年,贤丰实验小学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成果便与暨南大学等全省共13所学校一起收获了教育部国家级优秀表彰。可见,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上,贤丰实验小学算得上全省中小学的“老前辈”。
贤丰实验小学校长廖丽霞告诉记者:“我校从2018年开始数字化建设,为师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成长轨迹档案,做到‘一班一空间’。”如今,贤丰实验小学已经拥有完善的网络学习空间体系。这套体系涵盖了科组空间、级组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等多种类型的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达100%。
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上,贤丰实验小学提出了“一师一空间,学科味道浓”的目标。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让教师迎来了成长新机遇。贤丰实验小学的教师积极在自己的空间里分享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对教师们来说,过往只有通过坐在教室后排听课,或者与资深教师面谈交流才能收获的经验和启发,现在通过阅读对方在学习空间分享的内容就可以获得。而且,教师还能通过学习空间以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形式展示对执教学科的认知和专业能力成长,形成一份别样的个人发展档案,教师综合评价的依据从而得到丰富。目前,贤丰实验小学的学习空间建设早已成为常态,且广泛应用于教学、学习、教研、家校沟通等多个方面,师生在大大小小的空间上十分活跃。
数析赋能,授业精进
“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我们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巨大潜力。”廖丽霞如是说。贤丰实验小学早早响应广州市“AI助推”试点工作,成立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坊,并探索CSMS课堂数据分析系统参与教师培训的实施路径。
教师参加CSMS智能课堂评价报告分析会和培训活动
使用CSMS课堂数据分析系统,就像是给课堂做了个全方位的“磁共振”。它只需要解析课堂录音,就能够自动生成涵盖课堂艺术、课堂调控、思维激发、合作交流等多个维度的报告,提供全面的课堂量化诊断,是一个精准的教研辅助工具。贤丰实验小学手握CSMS这把“利器”,将它运用到教师培训实践中。
“虽然有大量的教学分析数据,但如何对其准确解读并应用到教师培训中,是一个挑战。”廖丽霞告诉记者,为了让CSMS提供的数据真正反哺教师队伍建设,贤丰实验小学首先收集了一批1.0课堂数据,从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中聚焦出教师们的共性问题和个体化问题,随后根据问题制定计划,针对学校教师在课堂调控与互动、学生主体性与合作、教学设计与评估等方面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
贤丰实验小学在教学评价上一向精益求精。在经过1.0课堂分析和针对性培训后,教师们将录制2.0课堂再次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培训效度。学校通过不断的分析和优化,形成了一个对课堂和教师培训循环改进的机制,从而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培训效果。在培训中,每位教师至少要经历3.0课堂分析来验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人工智能应用于数学课堂
破茧而出,眺望未来
在进行新的探索时并不总能一帆风顺。记者了解到,贤丰实验小学在实施“AI助推”时也遇到过一些难题:该如何从各项数据指标中找出关联、总结出培训的重点?教师对新技术存在的疑虑和不熟悉带来的学习障碍等问题应如何解决?培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教学任务和培训活动又要怎样兼顾?
贤丰实验小学团队一一作出解答。对数据解读遇到的困难,学校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帮助教师们通过实践掌握数据的解读方法和应用技巧。而针对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问题,团队通过入门培训、实操体验、互助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们逐步掌握数字化工具。另外,教师队伍建设团队对课堂的评价采用智能与人工结合的形式进行,不仅依靠CSMS的分析,也将现场听课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考虑在内,进行全面而有温度的评估。对资源协调问题,团队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将内容“化整为零”,拆分成多个小模块分阶段进行,避免一次性给教师增加过多负担。而完善的网络学习空间也发挥了优势,教师可以自主在学习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培训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灵活模式快速提升能力。
贤丰实验小学基于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活动
“接下来,我们学校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开发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支持的AI教学助手,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教学过程的精准优化,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廖丽霞信心满满地说,“在当下,线上平台和AI量化等工具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我们会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充分利用新技术,让学校顺利走上‘AI师训’的高速路。”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