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为深入落实《广州市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广州市教育局实施人工智能助推对口支援地区教师专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等文件精神,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作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的主要实施单位,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发展,致力于全面共建共享共用优质资源,扩大优质教育成果辐射效应。为此,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中心联合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主办“Ai师训”云端研学专递行动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面向广东省湛江市、梅州市、清远市,福建省龙岩市,贵州省毕节市,以及新疆疏附和西藏波密,参与研学人次共2200多人。
图为“Ai师训”云端研学专递行动系列活动海报
活动一
九年一贯语文整本书阅读共同体实践探索
11月22日下午,在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举办该系列活动之“九年一贯语文整本书阅读共同体实践探索”主题活动。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王冬青教授及我中心曾海教授被邀请作为陪伴专家分别对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曹畅老师和杨冬阳老师的课例《孤独的小螃蟹》和《西游记》主题阅读——辩读“妖魔鬼怪”展示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研学互动现场
柯清超教授认为应加强调整体系统性的思维,让孩子能够融合贯通,同时对于如何在40分钟内进行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柯教授认为在基础教育中应思考技术的成熟度及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王冬青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如何使用生成性人工智能表示了肯定,她强调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上要深入思考学生的特点,在何种情况下进行使用;曾海教授表示,整本书阅读,特别是名著、经典读物具有可深入挖掘的审美价值、能力素养建构价值;开展大概念教学要跳出知识点的惯性思维,考察各知识点的本质联系,从而把大概念提取出来。
专家点评
王冬青教授点评发言
柯清超副院长点评发言
曾海教授点评发言
活动二
Ai 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智慧教学共同体探究
12月4日下午,在广州市天河区吉山小学举办该系列活动之“Ai 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智慧教学共同体探究”专题活动。由天河区吉山小学李红豆老师进行课例《Sports story》展示。
研学互动现场
课例展示完毕,则由华南师范大学刘晓斌副教授进行点评,他表示在课例中没有明显的AI的痕迹,AI智能工具已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但是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要批判性看待生成的内容,正确使用资源。接着,由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容蓉教研员、华南师范大学余红副教授、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付道明教授作为陪伴专家进行指导。容蓉教研员认为,本课例很好地体现了小学英语和多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余红副教授认为,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把评价和教学融合在一起,评价做到以终为始,形成教与学的统一,多形式、多角度、可视化的评价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付道明教授认为,数字虚拟人和授课教师形成的双师协作,创造了虚实结合的场景,同时也实现了跨学科。
专家点评
活动三
指向学科素养的单元教学实践共同体探索
12月6日下午,在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举办该系列活动之“指向学科素养的单元教学实践共同体探索”专题活动。首先由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胡靖老师进行课例《狮王进行曲》展示。
研学互动现场
随后,则由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对课例进行点评,焦教授首先对胡老师的精彩课堂表示了肯定,同时他也认为小学音乐课堂有四个难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音乐欣赏的抽象性、班级授课学生积极性的调用以及想象力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对于音乐学科的大概念教学,需要建立小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焦教授强调要用参与式活动真实情景中间的跨学科教学冲破概念的藩篱实现知情意的结合。最后由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胡健老师作为陪伴专家,胡老师认为应该思考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什么,利用大概念进行音乐的教学应从多个作品中提炼,教师应该学会Ai的学习方法,学会提取与总结。
专家点评
焦建利教授点评发言
胡健老师点评发言
截至目前,“Ai师训”云端研学专递行动已举办四场专题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通过在线直播形式扩大优质教育成果的辐射效应,智能引领教育帮扶城市及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发展,惠及广西、福建、新疆、西藏、贵州、广东六省多个地区共2900名教育工作者,为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注入“广州力量”。